50多岁的人,还适合做高强度运动吗?是运动量越低越长寿吗?

“运动是生命的基础”,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皆是如此。

那么,有的人问,50岁以上的人,还能做高强度运动吗?按照《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提出的标准,成年人每天都应该走6000步,且达到中等强度。

相比于中等强度,还有高强度的锻炼,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年轻人,或者是身体健康好的中年群体,都是没有禁忌的,除特殊情况,身体无法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则需要注意避免,并非越少活动越长寿。


(相关资料图)

50岁以上的人,每天做高强度运动都有哪些好处?

可延长大脑的寿命: 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官,一旦它出现罢工的情况,不仅大脑记忆力下降、反应力降低,正常的脑萎缩以外,还有可能增加阿尔斯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而在一项研究中指出,每天只需要6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就可促进大脑中一种特殊蛋白的产生,而这种蛋白对人的学习与记忆力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促进老年群体的健康。

另外,通过高强度的运动,发现的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相关动物研究中也曾发现,它可在整体上增加人们的认知能力。相比于轻度运动,高强度的锻炼更有益。

可降低癌症发生危险: 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而言,通过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加体内脂肪的消耗,还有内脏器官中的葡萄糖消耗,进行对癌症转移有益。

在小老鼠的实验中, 通过让动物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促进癌症转移,并且还发现这与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增加有关。

也就是说,对于人体来说,如果经常做高强度的锻炼,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概率,对延长自身寿命也有帮助。

可稳定病情: 对于慢性疾病群体而言,在高强度的运动之下,还可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提高肺活量、稳定餐后的血脂、血糖、血压。而对于身体健康较差的群体而言,最低也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

最后,高强度运动大家都可以选择什么?

如举重、游泳、跑步、拳击、武术、快走、短跑、速滑、体操等等,大家都可以任意选择,每天坚持10~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或中等强度每天至少30分钟以上,都有助于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