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别打扮得太漂亮”,心理学家的提醒,父母要听进去、放心上
hello,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资料图)
有没有发现, 如今各类社交平台上,人类幼崽的质量是越来越高了?
打开手机,各种萌娃的照片让人眼花。尤其颜值高的小女孩,更能瞬间吸引路人的关注。毕竟 谁都无法拒绝一个软萌、可爱、还时髦的小姑娘 。
不仅网络上,走在大街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不少的娃们都打扮得特别精致,尤其一些小女孩 , 从衣服到配饰都透露着一种精致感 。
女孩们穿着好看的公主裙、传统的汉服,成了大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朋友表示: 自从生了女儿,“奇迹暖暖”就有了现实玩法! 每天给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出去特别有面。
不得不感慨, 自从“标新立异”的90后们当了父母后,这届萌娃的观赏性还真是直线上升!
虽说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很可爱,也容易获取别人的好感。
但你知道吗?其实把孩子从小打扮的太漂亮并不是一件好事!
女孩别打扮得太好看
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曾直白地表示: 千万别把女孩打扮太好看!求学阶段孩子穿衣干净利落是本分,过于精致就本末倒置了。
其实,以前对这种说法是有些质疑的。毕竟也是从小女孩阶段过来的,谁不喜欢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子,接受同学们的羡慕?
但最近,同事张姐家闺女的经历却让我改变了想法。
张姐家大闺女今年七年级,13岁。小姑娘从小就长得好看,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一路顺风顺水上了重点中学。
七 年级后,小姑娘突然觉醒了“审美”能力 。拉着妈妈去换了发型,买了不少好看的衣服。
老师反映,最近小姑娘成绩下降的厉害, 上课时也总是拿个镜子左看看、右瞧瞧,下课了还会偷偷拿出粉底补妆。
虽说青春期女孩会特别注重在同龄人中的印象,但这巨大的转变也让张姐不知所措。 直接打压怕适得其反,温柔引导孩子又有些油盐不进。
张姐只能后悔: 最开始就不应该答应让她打扮!
不要打扮太好看的原因有四
后来翻了翻心理学书籍,发现女孩子太注重打扮,还真会对她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① 自我认同出现偏差,心思不放在学习上
心理学上有个 “自我认同” ,它是指 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识,包括性别、社会角色、文化身份 等方面。
小孩子由于还没有建立独立完善的价值体系,所以 他们的“自我认同”多数情况是靠周围人的反馈获取的。
正常情况下,学校中受欢迎的学生,要么是学习好、号召力强的尖子生;要么是有一技之长、人缘好的同学。
这些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很高,他们不仅有更优越的人际关系,而且表现也积极阳光,往往都有不错的人缘。这种“价值感”,让孩子们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促使他们努力取得好成绩、处理好同学关系。
然而 当一个女孩,尤其青春期女孩,将注意力放在打扮上时,也会微妙的获取类似的感受 。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原因,会对异性投去更多地关注。当 女孩打扮得很漂亮时,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夸奖和关注。 这就会误导孩子,让她将自我价值与外表关联起来。
尤其 她若有过因外貌而获得优待的经历,她们更会将外貌视为自我价值的重要因素 。比如,被其他同学照顾、被老师选为文艺表演的领队等等。
② 容易带来焦虑
心理学有个“ 比较理论 ”,它指出 人们倾向于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 。
孩子还未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时,更愿意在别人身上寻找自信 ,当她感受到自己拥有外貌优势时,自然会想将其放大。
但对于 骨骼还在发育的孩子而言,颜值正向发展还是负向发展,还真不好说!
如果她们过分依赖外貌获得认可,一旦外貌不再是焦点时,孩子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自卑或失去自信。
③ 增加早恋风险
虽然早恋受心理、社会、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但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尤其 外貌优越、会打扮得女孩子,会成为很多男孩心中的“白月光”,这无形中增加了女孩早恋的风险。
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断,但大部分孩子对诱惑的抵抗力还不是太强。
再加上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天然对“谈恋爱”充满了好奇 ,如果再碰到一个看得过眼的男生,就很容易被影响。
④ 限制女孩的兴趣
女孩如果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和打扮,就会将精力放在外表相关的事上。
比如:和小伙伴讨论最新的妆容、新款的衣服、好看的配饰等等,这将 导致她们很难对其他领域或话题产生想法 ,从而限制了探索其他领域的可能性。
我国曾针对青少年做过一个“ 未来想从事的职业调查 ”,有 近7成的孩子选择了当网红 。这恰恰就是因为,孩子们看到了网红光鲜的外表后,带来的影响。
要知道,若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阶段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选择。
所以你看,打扮得太好看对她的身心发展并非都会好处。
女孩穿衣最重要的还是适当得体、舒适放松。
在校时,大部分学校都有校服,学校也会强调女生的发型和妆容,家长其实不用过分担忧。
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私下的装扮 ,比如:
●要告诉孩子避免过度暴露身体部位,如低胸、露腰或过短的裙子;
●避免过度使用或选择过于显眼的配饰,如项链、手链、耳环或发饰等;
●尊重他人的宗教、文化和价值观,避免穿着冒犯性或有争议的服装。
最后想说,孩子的打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们对自己的形象、个性和身份的认知。
心理学认为,外在形象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所属群体或社区的归属感。 标新立异的着装,很有可能破坏孩子的身份认同,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外在评价。
所以再次建议,家长不要过分打扮孩子,尽可能让孩子在天然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